欢迎来到生活网

高质量发展,看民生!(税收发展民生)高质量发展看民生,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4 10:57:52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民生!

上半年广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8万人、满足小学一年级学位高峰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在广州,一件件惠民实事不停落地,一幅以民生之笔描绘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7月12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看民生”新闻发布会,展示全市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民生是社会高质量发展之本,接下来,广州各政府部分将坚守为民初心,做群众最盼事、解群众最难题,让民生福祉更加公平地惠及更多人,让高质量发展步调更加铿锵有力。

新闻发布会现场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任务66%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广州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推动更高质量充实就业。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明华介绍,今年1-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8万人,全省排名第一,完玉成市年度任务的66%。

目前,广州已推动建设深入村居、社区、校园的154家就业服务驿站和50家高校就业创业e站,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服务。52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项目数量7417个,其中港澳项目数量2099个;累计动员就业人数7.77万人,其中港澳居民人数2704人。

聚焦高校结业生就业,人社部分举办各类“阳光就业”招聘活动468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5.13万个;对失业人员分级分类帮扶,资助5.34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2.17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重点群体就业更加稳定。别的,对接21条财产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提供服务。截止至6月30日,共258名就业服务专员与4586家重点企业“结对子”,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为重点企业调度用工1.45万人次。

技能人才供给方面,截至6月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85万人次,职业技能品级认定评价获证5.98万人次。培训认定“粤菜师傅”2387人次。开展南粤家政各类技能培训3.28万人次,培训获证1.55万人次。

“我们全面加强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防范化解,推动劳动者的宁静感更加坚实。”李明华在发布会上介绍,广州率先在全国制定“五星级”劳动关系和谐单元分级评审制度;率先全国组建“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有效维护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劳动保障权益;劳动关系事务托管小微企业达2124家,覆盖劳动者累计达3.3万人,做法获人社部宣传推广。深入推进荔湾区创建“零欠薪都会”试点,全面启动“广州市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系统,严格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管理等规定,1-6月,处理劳资纠纷2.47万件,为4.21万名劳动者追回欠薪及赔偿金约2.98亿元。

在全市推广使用互联网在线视频同步审理、“异步庭审”和“异步调解”,1-6月,全市通过互联网审理案件1.31万件;互联网平台送达文书4.07万份。全市接受互联网立案申请1.28万件,异地受理案件220件,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教育

今年小学一年级学位供给

能够满足新生入学基本需求

今年是广州小学入学高峰年,如何满足学龄儿童入学需求?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主任督学蔡健安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广州义务教育学位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学位处于高峰需求,入学报名人数近26万,较2022年度新增约4.5万人。

为此,教育部分通过新建、改扩建、“民转公”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特别是公办学位供给。其中,2023年全市新开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4所,总体上小学一年级学位供给能够满足新生入学基本需求。“截至目前,在各有关部分、社会各界鼎力大举支持下,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整体平稳有序。”

蔡健安表现,广州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和骨干教师、优秀校长交流轮岗,通过研学、研修、研习指导下的九大类教师研训项目,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另外,广州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动“农村学校、相对单薄学校、新建学校”纳入教育集团;实施强基提质帮扶行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连续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不停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接下来,广州将继续加大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力度,办妥人民满意的广州教育,不停满足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获得感。”

住房

已累计完成881个老旧小区改造

“我们以老旧小区改造为重要抓手,改善都会人居环境,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广州市住建局副局长黄成军介绍,截至2023年6月,广州已累计完成881个小区的改造。累计改造老旧建筑4826.00万平方米,“三线”整治2903.46千米,增设无障碍通道149.3千米,完善消防设施7.3万个,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898个,惠及65.6万户家庭、209.92万居民。

小区改造什么,关键是看老黎民的需求。黄成军说,结合都会居住社区补短板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尺度涵盖基础、完善、提升、统筹四大类60项改造内容,对失养失修失管的小区根据尺度实施优先改造,大幅提高完整社区比例。改造中以消除宁静隐患和完善都会功能为重点,聚焦水电气路、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民生事项,开展“三线”整治,补齐消防等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公服配套,植入公共空间,构建“十五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改造过程中,住建部分主动了解居民诉求,“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举办“大家作+大众创”系列活动,发挥大家引领作用,“大众创”公开征集设计方案,吸引141万人次居民群众到场投票评选,打造出适老适幼的省轻工机械集团片区公共空间轻港园、既便民实用又富有广府特色的周门片区园中园广场。

体例印发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导则、园地设计指引、工程设计指引等配套技术文件,补齐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短板。 建立“设计工场”模式,引入具有相关设计经验的专家,以“绣花”功夫推动老旧小区高质量改造。

养老、托幼、停车位……这些都是老旧小区较为缺乏的资源。黄成军介绍,今年以来陆续出台存量资源活化利用、引入社会资本相关政策,推进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科学合理利用和调配富余存量公有房屋,充实挖掘整合公共低效闲置用地、机动车泊位、公共广告位等存量资源。完善养老、托幼、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和超市、菜市场、家政等便民商业服务,让居民生活更方便、体验感更好。

养老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近年来,广州市聚焦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健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连续完善人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市管)一级调研员龙少齐介绍,目前广州拥有养老机构283家,养老床位7.2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8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64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今年底将实现村居全覆盖。广州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以失能照护为主要内容,涵盖全体老年人供需对接、服务供给、服务保障、医养康养、权益维护的5大类24项基本养老服务。

目前,广州有父老饭堂1117个,全部实现刷社保卡就餐,并将重度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医养结合稳步推进,恒久护理保险覆盖全体医保参保人员,建成护理站177个,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100%。建立“护理员+家政员”养老服务队伍,全部街镇开展家政+养老服务并延伸村居。特色服务不停创新,建立室庭养老床位超1.6万张并推进适老化改造、智能化设备、专业化服务“三入户”,为超47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

别的广州出台《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等系列政策,形成养老项目用地、设施建设、服务供给、人才培育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实施支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十条步伐,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龙少齐表现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健全以经济困难和亟需照护老年人为重点,以失能照护为主要内容,覆盖全面、保障适度、普惠均等、质量可靠、权责清晰、共建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全体老年人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生育

户籍人口出生率10.71‰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常住人口1873.41万人,户籍人口1034.91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0.71‰,自然增长率5.10‰。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广州不停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营造友好生育支持氛围,全市出生人口规模相对稳定,户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分别高出全国3.94个千分点和5.7个千分点。

广州不停优化生育政策保障机制,修订《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规定》,为多孩家庭在住房保障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依据。出台《广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恒久均衡发展若干步伐》,聚焦促进人口恒久均衡发展,从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27项工作任务,为家庭生育提供支持。同时,明确将“生育友好工程”纳入今年全市卫生健康18项重点工程,落实生育支持配套步伐,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目前,广州已建立涵盖从婚前到孕产期、新生儿各个阶段较为完善的母婴健康服务链条。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机结合,为群众提供优生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据统计,广州免费婚检率8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92%,均高于国家和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在广州,所有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均可免费享受三大类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2022年,广州孕产妇死亡率3.82/10万,婴儿死亡率1.79‰,低于国家和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

普惠托育服务方面,广州不停加强顶层设计,重点围绕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鼎力大举发展社会力量办托、用人单元办托、幼儿园开设托班、一园一中心等多元供给托育模式。2023年,广州乐成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都会截至5月底,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1043家,可提供托位数5.67万个,较2021年增长21.15%,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到达3.32个。其中全市有17家托育机构乐成创建广东省示范性托育机构,示范数量居全省首位。

食品宁静

全力打造“食在广州”都会品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少斌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广州在深化国家食品宁静示范都会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宁静水平。今年以来,广州认真开展落实食品宁静“四个最严”要求攻坚年行动,并以此作为提升全市食品宁静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食品宁静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的落地见效。全市8655名包保干部对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已完成两轮对全市25.66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督导检查,及时消除食品宁静隐患。

同时,建立健全市、区、镇街、社区“四级督导检查”机制。市、区领导和职能部分负责人下沉一线、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督促、指导企业落实食品宁静总监制度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等食品宁静主体责任;市、区两级党政领导在开展督导的同时,及时协调解决食品生产经营者各类困难,推动食品财产高质量发展。

别的,通过信息化技术运用,进一步强化食品宁静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以高风险食品、校园及周边食品、食用农产物、传统工艺食品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环节的风险隐患排查,特别是对生鲜电商总仓实行“一对一”驻点。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生鲜电商总仓快检肉、菜、鱼等食用农产物近116万批次,筛查销毁问题产物2万余公斤,预计全年将完成超190万批次的快检;食品监督抽检(实验室检验)已完成5万批次,预计全年将完成9.4万余批次。核办食品宁静违法案件960宗,罚没款4621.7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2宗。

2022年,广州荣获“国家食品宁静示范都会称呼,今年广州以此为契机推进食品宁静社会共治“外化于行”。推行食品许可便利步伐,促进广深食品经营许可资质跨城互认合作协议的落地,实现利用自动设备从事预包装食品销售企业“一地存案、多地经营”;与“饿了么”签订网络餐饮智能化分级共治协议,推行网络餐饮分级处理;对全市近3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食品宁静总监、食品宁静员及餐饮从业人员加强培训考核。

“当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在推进‘食在广州’品牌建设工作。”吴少斌表现,今年将精选一批名店、名品,对符合条件的预包装食品使用“食在广州”品牌标签;制定“食在广州”星级评定尺度,今年年底前将评选出一批“食在广州”星级餐饮单元,全力打造“食在广州”都会品牌,促进全市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社保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停扩大

广州紧盯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应保尽保。截至6月份,全市到场基本养老保险1025.95万人、失业保险710.72万人、工伤保险741.49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停扩大。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至3929元,失业保险金尺度提高至2070元/月,工亡一次性补贴尺度94.82万元,一次性伤残补贴金人均68687元,工伤保险人均伤残津贴为6204.01元/月。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别的,广州市灵活就业特定人员到场工伤保险47.88万人,参保人数居全省第一;灵活就业人员到场养老保险40万人。人社部明确的首批30项“跨省通办”业务全部实现。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未建立劳动关系的港澳籍(含外籍)临时教学科研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一直备受关注。李明华介绍,先行试点开展以来,全市170.3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资金8.4亿元,居全国前列。

社保降费减负方面,今年以来阶段性失业、工伤保险降费率共为企业减负25.58亿元;工伤、失业保险累计缓缴2778.66万元、2383.06万元,连续为企业发展纾困减负增活力。

来源 | 广州日报

预计2024年土建完工!广州这条隧道又有新进展

在广州,总要看一场音乐喷泉吧!

广州这些幼儿园开设托儿班!全市托育机构一键可查→

回复【 便民小店即可进入广州小修小补便民地图

回复【收支预约/管理收支境业务

回复【 游广州解锁广州游玩打卡攻略

回复【福利获取各项惠民政策与服务指南

回复【补贴】看看哪些补贴手机就能申请

回复【 公积金】查询和管理公积金业务

回复【 社保】查询广州社保缴纳记录

回复【 招生检察2023年广州幼儿园、中小学报名攻略

打开支付宝输入【 中国广州发布】即可领取出行优惠券

点击菜单栏【便民服务】解锁更多服务!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