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连着民心,群众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回家的路灯亮不亮,路宽不宽,停车方不方便,卫生和文明环境好欠好,这些才是跟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作为群众服务的窗口和群众感知服务神经末梢的“基层”,便是服务群众的战场,更是需要广大的党员干部奔赴群众服务的第一线,坚持访民情、听民声、聚民意,集聚群众的智慧,调动群众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的开展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绘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多渠道访民情,当好民意“接收器”。群众的事情,群众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从身边产生和出现的,而要让群众感受到宁静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必须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呼声。收集群众的“微心愿”和“微需求”,从而针对性的补足民生服务短板,精准对接需求和诉求,把一件件暖心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一个个身边的小问题解决到群众的心坎上。
广泛征求意见,征询群众“金点子”。美好生活在路上,党员干部冲在最前沿、干在最实处,人民群众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垃圾分类怎么实施下去,文明和卫生如何坚持下去,乱拉飞线怎么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什么,这些都是应该让群众一起来商量,一起来实施,才气集聚群众的力量,调动群众的到场,找准服务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凝聚干事力量,汇聚干群“新动能”。生活的幸福感,是在身边的关心,是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呼声,让群众的宁静感更足,也可以从一次次暖心的服务中增强获得感。坚持网格化走访联系群众,印发“网格便民连心卡”,通过热线电话、接诉即办平台,当好民意“接收器”,从而梳理出群众服务“任务清单”。把群众订单交办到相应的部分,跟踪、督办,追着干部动起来,催着干部跑起来,买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的满意度更高,幸福感更强。(张拓)
编辑:吴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