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青鸾传媒
(来源:寿光发布)
原标题:2022年寿光“民生结果单”:走心更走实
厚重的民生答卷
孩子上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便捷惠民,居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一座座精致的口袋公园让人们有了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翻开寿光2022年的“民生答卷”,“走心”又“走实”的暖心变革见证着群众连续上涨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寿光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停加大民生补短板力度,从教育改善、医疗保障、都会更新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老黎民的美好生活愿景逐渐酿成幸福实景。
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
走进新建成的圣城中学巨能校区(巨能小学),素雅大气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美丽崭新的体育场……2022年9月份,这里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作为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品质的公办小学,该学校总投资1亿余元,可容纳1000余名师生。“投入使用的新校区设施配备一流,学校将重点打造特色课程,开设20个校级社团,实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圣城中学巨能校区(巨能小学)执行校长张海艳表现。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重要的基础性民生工程。近年来,寿光市立足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从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全面育人、教育治理等多方面同步发力,不停加快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工程,有力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
2022年以来,寿光市先后建成投用圣城中学巨能校区(巨能小学)、育仁幼儿园等16所中小学、幼儿园,3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幼儿园公办率提升至71.3%,教育发展环境不停优化。
信息化让基层医疗更优质
为了让信息化更好应用于医疗健康,近年来,寿光市通过改造升级基础设施、发展远程医疗等举措,积极推进市、镇、村三级医疗信息共享,推动智慧医疗建设,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73岁的朱先生是一名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今年6月底出现了右眼视物模糊不清的症状。圣城街道东七社区卫生室(三高之家)工作人员在随访中,发现他血糖控制不佳并出现了眼部的并发症,由于病情较复杂,工作人员为他申请转诊到“三高中心”——寿光市中医医院。该院内分泌科医生从系统中分析了朱先生的病情,及时为他进行了手术治疗。“我患的是慢性病,多亏医生的随访和提醒,让我及时得到了治疗。”朱先生说。
利用信息化,寿光市实现了“三高六病”全链条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寿光综合医院(原寿光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设立“三高中心”,在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设立“三高基地”和“三高之家”,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开端实现了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口袋公园”兜起群众微幸福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这对寿光市民来说不再是一种奢望。近年来,在寿光不少边角“零碎地”,一个个各具风格的“口袋公园”相继亮相,不但出现出都会的细节美,更承载着市民的幸福感。
近日,在建新街一处新建的“口袋公园”内,市民张大爷正带着孩子游玩。“公园虽然小,但健身设施一点儿也不少。”近年来,寿光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把植树增绿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引擎,坚持从细微处入手,鼎力大举建设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打造全龄共享的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
“2022年,我们新建了10处‘口袋公园’,目前全部投入使用。”寿光园林建设集团规划设计院院长涂忠勇介绍,10处“口袋公园”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增设了寿光当地红色英雄人物事迹园林小品、文化景墙,地域文化更加突出。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增梅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