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为什么中民投会出问题?(民生投资)为什么中民投会出问题呢,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31 15:14:05 

 

几日前,中民投一笔2019年1月31日到期的3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技术性违约事件成为焦点财经新闻。

“中民投”全称“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工商联发起,59家行业领先企业联合设立”,注册资本达500亿元的大型民营投资集团。

中民投董事会、监事会阵容强大,管理层履历辉煌,分别为知名企业掌门人、高管,原银行业的标杆人物以及资深的金融业监管官员,因核心管理团队的职业经历而拥有强大的银行业基因。

这家戴着耀眼光环、有着无限资源、注册于2014年5月9日和建立于同年8月21日的投资企业,在建立仅四年后就出现流动性危机,有人意外吗?

如果将注意力放到中民投从事的业务及其高管的能力上,答案自然揭晓。

1、中民投的业务

中民投是一家投资控股集团,作为一家设立不久的企业,其投资业务通过中民投国际、中民投资本、中民投租赁、中民投资管、中民投亚洲、中民新能、中民嘉业、中民未来、中民航旅、中民医疗、中民金服、中民筑友等多个平台或企业,在多个财产领域和国内外市场同时展开,大有银行之风。

一句话,中民投的业务即它名字里的两个字—“投资”。

2、中国进入全民投资时代

我们先看看中民投建立的大配景

尤其进入2010年代后,投资圈突然变得令人趋之若鹜。

截止2018年底,中国股民数以亿计,投资于房地产、股权、信托、股权和流通股衍生品(以LP身份购买的各种机构管理的基金份额)、外汇、黄金、艺术品、邮票、P2P平台等资产的个人或家庭不可胜数

截止2018年底,中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20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13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管理基金资产13.04万亿;中国登记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448家,管理基金规模12.79万亿,从业人员24.57万人,而这个财产在2013才因新基金法的施行而阳光化。

截止2017年底,中国信托规模8万亿,银行理财市场30万亿,企业债券市场74万亿,另有规模可观的P2P等资产市场。

截止2018年底,A股四个市场市值总和凌驾60万亿,商品住宅市值总和凌驾240万亿,商业房产市场规模凌驾20万亿,三板市场上市企业10,000多家。

一时间,IT业、制造业、房地财产、银行业等其他行业的高管信心百倍地加入其中,各种其他领域的金融、非金融企业以差别形式(投资平台、投资部分、子公司等)争先恐后地到场进来。

一时间,“投资”酿成“人人皆行”的低门槛行业,仿佛任何其他领域的乐成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过来;仿佛投资行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容易获得乐成

3、为什么“投资”如此吸引人

投资圈之所以令人神往,原因如下:

(1)投资市场是自由市场。对于个人而言,不分性别、年龄,无论职业、地位,不管时间、地点、资金多寡,都有机会投入这个行当,而且还没有各种限制,完全可以作为第二职业。多数基础资产市场,如股市、汇市、债券市场,都是高度自由化的市场,任何人都可以到场进来,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交易。

(2)“投资”看起来是一件可以躺着赚钱的事。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不求人,用钱生钱,天底下没有更好的事了。对于别的领域的企业或高管,“投资”不但提供新的获利领域或职业选择,而且在各行各业机会愈来愈少的情况下,不消劳神费心的管理,或无需亲力亲为、熬夜出差、看起来比自己原有行业或领域轻松、容易多了,多么难以拒绝。

(3)“投资”让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一旦到场了“投资”,无论金额、余额多少,都获得了“投资人”的身份,从而可以和那些业界名人、成名企业“平起平坐”了,这一点让人受用。

(4)外界误导。“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潜台词是“理财必赢”,你这么理解吗?

(5)经过历时性的、短期和快速的创富过程,国人真的有钱了,迸发出强烈、巨大的投资理财需求。

4、“投资”的本质

从它的过程和结果看,投资是一种国民财产再分配的渠道,通过资金的使用或管理及/或对价格颠簸的基础资产的交易来实现。有两种情形:

(1)一方的投资即另一方的融资或管理活动。融资方或者资金管理者拿来资金后投入到各实业领域的业务,或者交易各种基础资产或其衍生品,通过投入时间、资源、专业能力来管理、运营企业或资金集合,达致企业发展或净值增长(或相反的结果)。

各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理产业品、信托产物、资管子公司等都可以归入这种情形。

(2)通过资产价格的变革,在交易者之间实现财产再分配。无论个人、企业、机构,凡是只涉及简单交易行为的投资模式,大要上都属于这种情形。

5、“投资”必备的“能力圈”

“投资圈”欢迎每一个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进来,但是从恒久看,能在这个领域如鱼得水者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从一个现象可以看出这个领域门槛之高:纵观全球,各行各业的好企业、出类拔萃的企业家枚不胜举,但精彩的投资机构又有几个,体现恒久稳定”的投资人又有几人?每一轮金融危机都会洗掉大批的资产管理企业,包罗不少过去业内的知名企业。投资的门槛甚至不是泰山、黄山,是喜马拉雅山,是珠穆朗玛峰。

“投资圈”最突出的特点,是不问其他,只看能力。那么,好的投资人具备哪些特点呢?

(1)最基本的财政、税务、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行业知识多多益善。

(2)懂得估值,对商业领域高度敏感,有着恒久和深刻的洞察力,能在个人/家庭、行业/市场、宏观经济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3)精彩的学习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高度的纪律性、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全身心投入及15年以上的经验,形成成熟的投资哲学。

(5)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还需要天赋。

1990年代初中国股市开始交易;1990年代末第一家公募基金注册建立;2000年代中期前后私募基金起步,2013年后终见天日,进入快速发展车道。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一期间大部门时间中国经济处于高增长周期。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时间太短,却又走得太快,长得太大,患上了严重的“巨婴症”。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或者聚焦于中国的投资者还没有一家机构或者一个个人证明了自己“恒久稳定”的资产管理能力。

6、中民投及整个中国投资圈的问题

对照中民投高管层的履历及投资“能力圈”的要求,它体现好才令人意外。但真正让人受惊的是,它不光问题出这么快,而且还出在流动性管理这样一般企业都能处置惩罚好的环节。

无疑,这家企业根子上的问题在于投资管理人和投资决策人的投资管理能力,而投资管理人和投资决策人自身的能力缺陷严重局限了整个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资金配置能力和流动性摆设能力。这一切袒露了外行人进入投资领域的风险和这一领域的门槛。

中民投如此,遑论那些经验更加匮乏的人们管理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有资金池的P2P公司和财产管理公司。固然,这些都是国民财产再分配的一部门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