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闽商界 来源:闽商界
法制日报记者 王斗斗
当孩子放学太早你没空接
当父母爬不动楼你想装个电梯
当因为没房你娶不到媳妇
……
遇到这些事
你会求政府帮助吗
???
84岁的“年轻人”潘根生,为了电梯的事儿,就张口“求助”了。
说潘根生“年轻”,是他住的浙大华家池34幢楼里,基本是80多岁的退休教授,还有比他大10几岁的。
尽管“年轻”,潘根生上下楼,也得一步一挪。从一楼,到五楼,要迈67级。
一年比一年难爬。老教授们多次向上面打陈诉,请求加装电梯。盼了多年,无果。
转机出现在今年2月。
在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加装电梯的事,经人大代表差额票决,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有了法定效力。
2018年2月,杭州首次在市人代会上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产生了加装电梯、主城区小学开展学后托管服务、茅厕革命等2018年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项目。
随后,在杭州六城区,包罗潘教授住的楼,有300多个项目,叮叮当当开工了。
到今年6月底,这种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做法,已在浙江省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这,是个啥招数?
10月10日至14日,《法制日报》记者辗转杭州、湖州、宁波三地,弄个明白。
01
了解票决制,必须到宁海去。
车子驶入一个乡村,停在青山脚下。路边,种满了菊花,浓绿的叶子,刚吸饱水。这里是宁波市宁海县力洋镇海头村。
宁海县人大代表庄允肖,是海头村书记。古铜色的脸,有些消瘦,谈起海头村,声音高八度。
今年2月,在宁海县人代会上,由251名代表投票表决,确立了2018年11项民生实事项目,美丽乡村创建工程纳入其中,海头示范村创建是其中子项目。
“投了票,不是就完事了。”庄允肖说,代表们分成小组,对项目跟踪监督。
每年10月底,海头村都要举办菊花节,人气爆棚。“村里的旅游茅厕,原定建在海头东,这样不方便游客。”庄允肖在“宁海票决APP”上,动了动手指头,发出“迁至菊花基地”的建议。没过几天,项目负责单元来了,现场检察后,修改了选址。
这是宁海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2.0版本。
说起1.0版本,还要回到10年前。
恒久以来,乡镇一年开一次人代会,议程少,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也不多。2008年,为了充实乡镇代表活动内容,宁海在力洋、大佳何两个镇,探索试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力洋镇是宁海交通重镇,老客运站面积小,班次少,黎民出行困难。镇政府想扩建,因赔偿尺度,和几户居民一直谈不拢,一拖就是好几年。
2009年1月,力洋镇人代会上,增加了“代表票决”环节。老客运站扩建,以最多票数入选十大民生实事。
其时,全镇近70名人大代表,分头主动做村民工作。
有说“软话”的:“我们都是各人选的,办不成,咱可是自己打脸啊!”
有出“硬招”的:“我们是代表老百姓选的项目,搞砸了,你让我这个代表以后怎么当!”
别说,真管用。客运站扩建,无障碍完成。
宁海尝到了甜头,2009年,把票决制推广到所有乡镇。2013年,提升到县级层面。
10年探索实践,最大收获是什么?
宁海县委书记杨勇,心里早有了答案:
“我们通过不停完善,形成了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群众到场的工作机制。群众关心的‘小事’,嵌入代表票决后,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大事’,构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基层实践平台。”
02
我们最关心:民生实事项目,如何体现民意?
10月12日上午,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龙山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代表正在接待选民。
“家里操办红白喜事,厨师没资质,吃的菜没保障。”
“民宿审批能不能就从‘一个窗口’出?”
“村里的残疾人,很多没有自理能力,应该建个护理所。”
……
6位妙西镇选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抛身世边“要紧事”。
6位人大代表,脖子上挂着统一证件,听听写写。
线索征集上来,市县乡人大再对照事权,梳理汇总,形成清单,在11月第一个工作日,分类移交各级政府研究处置惩罚。
去年,在湖州,代表进联络站活动搞了313次,征集到民生项目线索2305条。
过去,民生项目由政府部分自己定、自己办,容易让群众不理解、不领情。现在,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说白了,群众想什么,政府就干什么。钱怎么花、花在哪最紧要,由群众说了算。
如果说,票决前的征集环节,让政府更懂黎民的忧,那么,票决后的监督环节,则是让政府把好事、实事进行到底。
在宁波鄞州区,因为218个视频监控,人大“较起了真”。
今年初,鄞州区人代会票决的“雪亮工程”项目,根据年度任务,应新建改建视频监控4841个。今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在实地视察中发现,视频监控被调减了218个。
“我们及时出具了视察意见,交区政府抓紧整改落实。”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慧芳说,民生实事项目一经票决,就产生了法定效力,区人大常委会即启动“1+1+N”动态监督。
“1+1+N”,具体说,就是每个项目由1名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1个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对口联系、若干个镇(街道)代表小组到场,对每个项目进行全年无休式动态监督。
以往,人大监督民生项目,多为事后监督,一些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就算发现,为时晚矣。如今,有人全程“盯”着,政府哪敢轻慢,不光从根本上制止“半拉子工程”,还给项目按下快进键。
鄞州区姜山镇,有个狮山公园,四季都能闻到花香。这里原是一座荒山,住了几户收垃圾的“破烂王”,周边泛着恶臭味儿,路过都得憋口气。2014年初,姜山镇借鉴宁海经验,启动票决制,狮山改建成为当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不到8个月,工程竣工,荒山变花田。
工程完工,还不算划上句号。项目搞得好欠好,到年底,必须接受全体人大代表、部门选民成效测评。测评结果在人代会上公布。
“项目确定由民作主,项目推进由民监督,项目结果由民共享。”对于票决制,鄞州区委常委、姜山镇党委书记沃勇特有着切身体会:民主票决不是“为决而决”,也不是“随意而决”,更不是“一决了之”,而是在最大民意公约数的支撑下,决出共识,决出活力,决出发展。
03
一项制度好欠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
杭州,大唐苑社区。99岁的沈奶奶,从四楼走下来了。她被家人搀着,紧倒小碎步。对于自己住的旧楼马上加装电梯,沈奶奶摆开家人搀扶的手,指着搭好的架子说:“电梯已经开工了,过俩月就有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今年杭州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之一。
(中间这位就是沈奶奶)
宁波鄞州区姜山镇,丰苑侯府小区。26岁的陈迪,望着一栋栋小高层,脸上荡着笑:“有盼头了。”这里的280套新房,计划年底抽签分配,陈迪虽不知分到哪套,但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烫热。大龄青年安顿房项目,是今年姜山镇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之一。
宁海县力洋镇,海头村花木公园。满目苍翠,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宋建勋忍不住举起手机,咔嚓、咔嚓。随后,他发了条朋友圈,4张照片,配了一段话:
是的,正是在黎民这样的感受中,正是在基层反复实践的检验中,浙江,才有了复制推广的信心和底气。
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全省11个设区市、89个县(市、区)、907个乡镇均在人代会上实施票决制,共提交候选项目8815个,实际票决通过项目7024个,累计投资额3449亿元。
票决制,让发展结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的同时,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了基层治理主体间的关系,使党委、人大、政府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
对党委而言,票决制找准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结合点,为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制度支撑。
对人大而言,票决制丰富了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和形式,强化了人大依法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的权威性,把社会关切的重大民生事项,纳入法治轨道,更好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落实。
对政府而言,票决制深化了公共预算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票决项目具有广泛民意基础,项目实施更为顺利高效。
票决制巧妙地将民生实事项目的诸多环节,引入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轨道上来,充实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民主主渠道作用,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到场的方式,诠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
固然,在票决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困难。随着都会化进程推进,乡镇改为街道比例不停提高,如何在街道层面推行票决制,弥补街道没有人民代表大会的缺陷,浙江还在探索。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制度完善永无止境。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只要这条路是对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嗯,会走下去,会走得更远、更恒久……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 席锋宇 常煜 岳铼)
标星+置顶法制日报
让你瞬间找到法报君
投稿的小伙伴,请发到这个邮箱 :fzrbrmt@126.com 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