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品牌网 来源:品牌网
绿树环绕,碧波粼粼,鸟语花香。今天的墨水河如脱胎换骨一般。
而这一变革,很大水平上要归功于即墨正鼎力大举推行的数字都会建设工作。
2021年以来,即墨区抢抓中央“加快数字化发展”重大机遇,围绕“数字山东”“数字青岛”建设工作要求,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智慧都会建设领导小组,根据“一个坚持、五个聚焦”工作思路,探索数字化改革路径,赋能高质量发展。
包罗智慧水利、智慧河道等平台在内,即墨区充实借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加速实现了从生态优化到财产升级、从宁静监管到民生福祉工作的全方位“智慧化”改造。
数字化引领下的“海清河晏”
水利工程和河道治理,这或是目前即墨区的数字化改革系列成果中,最直观可见、最让老黎民感受强烈的部门。
即墨是水利大城,辖区内分布着4个中型水库,36个小型水库,20条省、市、区级河道,130条镇级河道,水域分布广而分散,涉及供水、防洪、水生态宁静信息种类多、数量大;
但一直以来,省、市、区各级水利领域平台较多,数据尚未完全买通,数据要素碎片化、部门数据处置惩罚难等问题一直阻碍着即墨区进行智慧化水利改造的进程。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即墨区显然深谙此理。于是,即墨抢抓数字强省建设战略机遇,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深化数据整合,推进流程再造,打造了集数字化分析、智能化监管、精细化管理为一体的智慧水利平台。
相比于传统治水模式,这一平台的优势十分明显:它能够充实发挥大数据、智慧物联等技术优势,加强河道治理的数字化分析,助力水利信息联动、优化升级,能够更有效攻克过去横亘在智慧水利建设之路上的几个关键痛点:
一方面,该平台将全区20条省市区级重点河道和130条镇级河道纳入河长制集中管理,能够对原有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大坝宁静监测、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进行整合,而且接入水文部分的固定雷达测流系统和住建部分的城区河道智慧管理系统等部分平台,搭建重点领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交互共享的智能化平台。
这样以来,平台能够更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数据,充实挖掘数据潜能,冲破“信息孤岛”,让即墨区体量庞大的水利管理工作自此贯通为一个信息交互“零壁垒”的有机整体。
另一方面,借助这一平台,即墨区还通过73路视频终端,实现了全区中型水库和20条重点河道的24小时监控,对水厂管道、热电厂主管线、中节能主管线等安装了94处压力监测点位,并整合了即墨区所有镇街和乡村的供水信息。
统一的控制系统、多维度的管理接入以及广布的终端设备,让这一平台从根本上破解了以往水利监管治理工作中数据繁多、系统零散、监管被动、预警延迟等难题,打造了“看水一张网、治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的智慧水利系统,推动了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顶格研究,多措并举的数字化“即墨思路”
其实,水利的智慧化改造只是即墨区整体数字化建设工作一个细小的分支——即墨区的数字化建设蓝图是覆盖了整座都会的。
所以从一开始,即墨区就在坚持顶格研究、系统谋划,力争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开局起势。
但宏伟蓝图的实现是逐步的,它尤其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思路、需要更有条理更加高效地推进;在此配景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便成为了即墨区探索区域数字化建设的一大主要特点。
首先,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墨区亦见贤思齐,积极学习其他先进都会乐成的数字化建设经验:在数字化建设工作初期,即墨区就已经先后赴上海、杭州、贵州学习数字化转型经验,形成《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陈诉》《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思考》,目前正在转化落地;
其次则是修炼内功。即墨区积极对接上级要求,研究出台了《数字即墨建设实施方案》《数字即墨2021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细化尺度举措,正在体例《即墨区“十四五”数字即墨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数字即墨建设;
与此同时,即墨区还努力抓好合作共赢、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即墨区围绕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与数字化头部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围绕发展工业互联网,乐成吸纳腾讯、华为、阿里等150余家优秀互联网服务商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盟,助力全区工业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改造。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化行业的专业力量正在进一步汇聚即墨,他们正在进一步形成合力,为即墨区的数字化建设注入磅礴不息的资源与活力。
从财产到民生:力争青岛数字化建设“排头兵”
在连续不懈的探索努力下,今天,即墨区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已经初显成效——
无论是宏观的财产数字化转型升级,还是微观的社会宁静管理、智慧医疗等民生福祉领域,都清晰地展示着即墨区数字都会建设的累累硕果。
首先是财产方面,数字财产化加速发展,全区现已落地集成电路重点企业7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0余家;上半年新引进数字化财产项目9个,总投资额63.3亿元;大数据财产已聚集伟东云教育、山东易华录、容商天下、盈智科技等10余个重点大数据平台和项目;数字经济园区加速建设,已建成北安新一代信息技术财产园、金口大数据财产园等一批重点数字经济园区。
目前,即墨区已被工信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互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都会”,现已实现新增107家企业纳入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计划项目库,近年来累计完成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339家。
其次民生方面,即墨区数字化建设的结果现已覆盖了从社会宁静管理、医疗、养老等差别的细分领域。
例如社会宁静管理方面,即墨区创建了智慧社区和街区,以新基建技术助力打造安定有序社会环境,目前,即发阳光城等4个社区入选省级智慧社区,古城、西元庄2个智慧街区示范点正在加快建设,并在390个小区、966个乡村布建智慧监控系统,应用到重点人员管控、治安防控、侦查破案等公安实战。
养老方面,即墨区搭建了智慧养老平台,今年已与7个镇街、1万余名老年人签约,通过线上接单、线下派单,实现派单式养老。
医疗方面,即墨区建设了“互联网医院”,今年在全区二级以上医院上线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缴费、线下药品配送等服务;连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增设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等智慧服务。
针对当下正鼎力大举实施的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即墨区还特别开发了“新冠疫苗接种大数据平台”,通过小步伐智能收罗、身份证扫描预登记、接种系统数据融合对接等功能,实现疫苗接种数据辅助决策,切实提高全区新冠疫苗接种效率。截至目前,已接种疫苗221.7万剂次、116万人。
另外,即墨区还推行了便捷高效掌上服务,完成“爱山东·青e办”即墨分厅APP建设,今年整合接入各类服务事项558项,打造5个亮点应用及“即墨商事经贸”便民服务专区。
目前,即墨区已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鼎力大举推进民生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了“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22个智慧化案例,以数字赋能不停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即墨区在数字化建设上所做的努力,正在得到从青岛乃至全国数字化行业的更多认可。今年5月份,即墨区承办2021青深学会即墨行暨数字化转型即墨论坛;7月份,举办了中国(青岛)数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一个个高规格盛会使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加速聚集、接踵而至。
路虽长,行则将至;山虽高,攀则必达。对于即墨而言,数字都会建设才刚刚起步,仍需行稳致远。透过当下已经取得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即墨争当青岛“数字都会”建设“排头兵”的决心;而在此决心的驱动下,未来的即墨仍将砥砺前行,为“数字青岛”乃至“数字山东”的宏伟蓝图,贡献出自己的蓬勃力量。
撰文 | 单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