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科学论断,与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改革开放30年,就是解放思想的30年,解放思想是我们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门路、实现富民强市、富民强区的名贵财产.在改革发展又一新的关键阶段,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才气更好地为经济繁荣发展、民生改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充实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是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片适宜经济生长的“沃土”,一个制度不健全、竞争不公平、财产配套不完备的市场,一定没有投资吸引力,最终也无法发展壮大.税收通过政府财务,反哺于市场经济,既能在完善财产配套中为经济发展提供“硬环境”,又能通过完善税收法律体系,严格推进依法治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从而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中,也存在着财产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以及能耗、污染等制约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能力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从宏观调控入手,利用税收杠杆,充实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通过国家对税种的开征、税率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制度等,引导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在发展方式上加快转变.
“国之税收,民惟邦本”,税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充实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税制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调整、税收征管的公正与否、税收收入的使用、税收负担率的高低和收税人的综合素质等等,无不关系到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方面,改善民生要依靠财政和制度作保障.没有税收的连续稳定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在没有财政支撑下的空谈.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这些年来,党和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已不停加大了投入,为民之意、利民之举随处都有彰现,其中,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就是运用税收为国家和地方筹集财务收入,通过预算摆设,支持了“三农”和社会的发展,推进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了国防、科技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进步,提高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加强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建设项目,维护了社会治安,为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出了努力.特别是在“有一定财政包管下”出台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三农”、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等政策,都说明了我们党“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事实也证明,一系列惠及民生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和低收入人群的“造血”功能,引导建立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税收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也间接地改善了民生.民生问题是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结果,最终是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连续发展,带来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连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连续增长,一定起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实效.
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税收既是政府改善国计民生、提供公共产物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财政保障,也是广大纳税人对社会的回报和贡献.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和方大纳税人进一步关心和支持税收工作,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我们倡议全体税收人要进一步学习税法,要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监督.我们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为建设富民强市、和谐文明的新南京作出新贡献.
税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对国家、社会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由于它同税收职能存在密切的联系,故人们又经常把它和税收职能合并起来,统称为“税收职能作用”.
税收作用是对象化了的税收职能,是行使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