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端午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周日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连同“安排休息时间”的讨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晓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两周休息制度和超长假期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家休闲休息的需求。 他说,中国的假期制度叫115天假期制度,加上双休日,一年365天里有近1/3是假期。 这个结构从总量上看并不算小生活网报道,在国际上属于中等水平。 目前所欠缺的是法定节假日的落实。
从近年来的舆论动向来看,“假期调整”的话题持续热度越来越高,基本上每次调整都会被讨论。 尤其是在“连续工作六天”、“周末工作”等特定场景下,相关的抵触和反感往往会达到极致。 在此背景下,要求制度调整的声音逐渐高涨。 对此,后续的演变可以大致预见:从网友的抱怨,到业界和学界的讨论,再到公共决策层的最终反馈和回应,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切换的动力并不缺乏。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晓安近日发表的言论引起广泛关注。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身份是,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规划发展财务司司长等,据信曾参与退休、金杯等假期安排提案。周……这个跨职能部门、具有行业协会和“半官半民”复合专业背景的人,他的说法颇有分量。 当然,他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只不过是“个人观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一些基于专业角度的结论颇具启发性。
魏小安说,“算上周末,中国人每年有1/3的时间都在度假。” “大家普遍对目前的休假政策不满意。” 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 严格来说,我国每年有115天假期,这似乎大大超出了公众的主观认知。 原因在于,“双休日”往往是在“五天工作制”的框架内看待的。 它是一种默认的、自然的存在,不被视为狭义上的“假期”。 。 如果去掉“双休日”,剩下的“法定节假日”相对有限。 由于条件有限,搬家、度假难免显得局促。
是否有可能,即使不增加假期总量,仅仅通过“优化假期调整制度”,就能提高公众的假期体验和满意度? 对此,魏晓安的想法是“隔周两天休息”,即前一周休息一天,下周休息两天,由企业和个人自行安排。 这样一来,每个月可以留出2天,每个季度会有一次6-8天的集中休假,形成结构性黄金周——这是一个比现在的“计划休假”模式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计划。 。 能否真正满足大众的期待,无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尽管“假期调整”存在种种缺陷,但它至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执行力强。 因此,我们在努力改进的时候,至少要尊重现实,扬长避短,而不是相反。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