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刀郎新专辑《山歌哉寥寥》是什么情况?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刀郎   那英   讽刺   复仇   专辑

2023-07-26 03:01:30 

7月19日,52岁的刀郎推出了新专辑《山歌聊在》,其中一张就是《落茶还石》。

有网友深入分析,认为这是十几年后刀郎的“复仇”歌曲。 根据歌词,网友将矛头指向了那英、杨坤、汪峰等乐坛人士。

一时间引起了巨大的热议,也让刀郎时隔多年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那么,多兰的新专辑呢?

那英和其他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刀郎的新专辑是什么?

刀郎的新专辑名为《山歌聊哉》,最后两个字是“聊斋”的谐音,而“山歌”则是来自各地的小调。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这张新专辑的内容以《聊斋》为基础,收录了来自各个地区的小调歌曲。

新专辑的QQ音乐页面上,有一段很长的序言,讲述了刀郎的创作初衷。 文字看上去像是刀郎亲笔所写。

序言开头云:自书契以来,世代有歌。 自楚骚、唐律以来,竞相研究、竞逐,但民间音律之声不能列于诗坛,故称为“山歌”。 《山歌聊斋》是继《弹词话本》之后,又一张将聊斋文本与民歌相结合的主题概念专辑。 该系列试图构建一个流行音乐与传统民俗文化共存的音乐生态。

歌曲歌词中的主题包括仙境、鬼域、人间。 例如,“骆子夫误入仙境,马季往返于龙宫与罗刹国之间,朱孝廉入画……冲突与纠葛在光怪陆离中撕开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道小口,在虚拟的异托邦中完成了内心的自我重构。”

专辑共有11首歌曲,歌曲名称及风格如下:

《序曲》︳《广西山歌》

《罗刹海师》︳《伴奏曲》

《花妖》︳《时调》

《镜听》︳《五变》

《鲁南柯》︳《无奈何调》

《颠倒歌》︳《插秧》

《画壁》︳《绣荷包调》

《珍珠》︳《河北吹歌》

《翩翩》︳《道情》

《画皮》︳《银新丝调》

《未来的负面》︳《讲故事的曲调》

(首先是歌曲名称,其次是曲调风格)

从歌名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聊斋志异》,如画皮、画墙,为大众所熟知。 而此次引发热议的《罗刹海石》,也是《聊斋志异》其中一章的标题。

由此可见,刀郎的“野心”是试图用各地小曲来阐释传统文化,并融入当下的思维。 就专辑的内涵而言,比他的成名作《2002年的第一场雪》高不了半点。

《罗刹海市》中的《聊斋志异》章节

|我讽刺那英等人

《罗刹海氏》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从歌词来看,基本围绕《聊斋志异》的原文,加入了符合当今社会现象的词语。

原著《罗刹海石》讲述了主人公马季来到一个虚构的国家,那里的人们“以丑为美”生活网报道,与现实完全相反。 蒲松龄以此来批评桑槐,刀郎借用此文,其用意自然是讽刺至极。

但是,他是在讽刺时事,还是在讽刺昔日的敌人?

该歌曲的完整版本如下:

哪些句子暗指那英等人?

网友分析,那句“耳朵贴肩、鼻子是三个洞、说话前转身”指的是那英,尤其是“说话前转身”与那英在《中国好声音》上的动作(听到学生唱得好就转身)非常吻合。 还有一句“玛胡爱听那有鸟的歌”。 据传,“那有鸟”就是指“那有鸟”。

“勾兰历来风雅,公公自古有名”指的是讽刺杨坤,因为杨坤的兰花指很有名,所以就有了“公公”的雅称……

“草鸡三更报早报,半门楣饰真情。” “晨报”是指公鸡叫黎明,草鸡却误以为是公鸡,口若悬河。 结合后半句,“半扇”让人联想到拿着扇子的形象。 是谁? 高晓松.

除了上面的描述之外,其实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语和句子来讽刺汪峰。

不过说实话,嘲讽那英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其他人的猜测也不少。

多兰近照

|刀郎跟他们有什么恩怨?

刀郎和那英之间的恩怨始于2010年初,持续了13年多。

为了什么?

2010年4月,《音乐风云榜》评选“十年最具影响力人物”,那英担任评委会主席。

在讨论谁能入选时,那英对刀郎的评价如下:

“如果刀郎和刘欢都去看奥运会的演唱会,我肯定会看刘欢。刀郎没有审美观点,是刀郎的销量,我又闭嘴了,确实我们没有人卖过他,但不能单凭销量来评奖。”

确实,这个说法有很多陷阱。 首先,说刀郎“没有审美”直接否定了喜欢刀郎的人——你审美差,而“光靠销量”则是再次否定普通粉丝不是评判一个歌手好坏的标准。

那英所说的基本上是站在普通人的对立面,更像是一个远离普通人的学术专家。 重读她的话,我不禁想起那英老师顾建芬对她学生的评价:“我声音很好,但我有狗脑子。”

所以,也难怪网友们对刀郎抱有怨气,不仅仅是为了刀郎本人,也是为了“捍卫”他自己的审美。

刀郎理所当然地失去了2010年“十年最具影响力人物”。 入选的内地歌手有:那英、刘欢、孙楠、崔健、汪峰、徐峥、羽泉、韩红、朴树。

作为评委主席,那英还被列入其中,他没有回避才奇怪。

然而,对那英不公平的是,她的话传开了,成了“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这句话,其实从来就没有来过。

但到目前为止,在外界眼中,那英已经成为刀郎最大的“敌人”。

2011年,多兰回应自己不是“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人”时,他表示对于娱乐奖,没必要认真,所谓的批评只是借口。 此外,刀郎还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内幕——抽奖前,主办方派人发消息称,颁奖只是在现场,“这都是意料之中的,没想到编出了这么荒唐的理由,没有理由责怪这件事。”

2017年,有传言称那英向刀郎道歉。 然而此时,有消息称那英表示“听刀郎的歌确实是农民”。 当时有媒体用这句话问刀郎,刀郎的回应是:

从哪儿冒出来。

而王峰对刀郎的评价是:

“我听过刀郎的音乐,从他的音乐和歌词这两个构成歌曲的主要成分来看,刀郎很普通。这不是批评,而是事实。刀郎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大家听了太多太细腻的歌曲,听粗糙的就会觉得新鲜。这就是中国流行文化或流行音乐的悲剧,除了新鲜之外什么都没有。”

杨坤这样评价刀郎:

“刀郎的歌曲根本不算音乐,他的受欢迎程度很奇怪,他的歌里能听到的只是苍白。刀郎的音乐不是进步。他的出现让流行音乐倒退了十五年。”

高晓松在担任选秀节目评委时,对选手们说:

“如果哪个歌手唱刀郎的歌,他永远不会和我过关。我会问他,你为什么要唱歌?如果灵魂需要安慰,那么唱这样的歌灵魂就是这样。我不认为他(唱刀郎的歌的选手)会是一个好歌手。我不会只看声音,心是第一位的。”

上述言论的具体来源已无从考证,但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而他们都成为了打压刀郎的乐坛既得利益者。

图片上的这句话基本无法考证,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刀郎真的要报仇吗?

虽然被网友解读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刀郎真的有这个意图吗?

《扬子晚报》采访了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古代小说的教授苗怀明。 他说:“我想解读一下,刀郎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这样他的歌曲才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古代小说的研究者,我支持刀郎的创新,也很喜欢他的歌曲。”

《扬子晚报》在报道最后也认为,舆论场上热闹的“刀郎复仇论”正在掩盖“罗刹海氏”的真实魅力。 新歌被过度解读为个人恩怨。

新京报发表了张峰署名的评论,称刀郎归来并不是为了“复仇”。 文章称,将新歌《罗刹海石》解读为“刀郎报仇十年不晚”只是一种想象。 潜心创作十年,只为完成一次“不言不语”的复仇,这大概不是刀郎。

但张峰也强调,“复仇论”是错误的,但大众对“复仇”的想象也反映了一定的真实情感:流行乐坛需要刀郎这样的声音,需要一首《罗刹海市》来净化心灵。 刀郎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人们忍受了“以丑为美”的风气太久了。

而东方网署名徐林生的文章则认为:追捕谣言,“网上网上”,涉嫌“以小人之心丈君子之腹”,可能会曲解创作者的初衷,无助于娱乐圈营造团结健康的氛围。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王家义表示,这种猜测似乎“微不足道”。 她认为我们只理解歌词的字面意思是不合适的。

于是,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观点——

普通网友认为是典故,而正规媒体或者专业学者则认为大家想多了。

到底是过度解读,还是刀郎真有这个意图? 据此,红星新闻询问多兰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这里不接受任何采访。”

《香港救援》导演刘奕君在朋友圈犀利表示:

不管刀郎是不是故意讽刺谁,单说网友们几乎压倒性地认为刀郎是在讽刺他们,可见这些既得利益者是多么的丑陋! 众目睽睽之下,万千人的批评!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