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活网

通讯:王江江的海外对中华文化理解渐深

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新疆   传承   音乐   技艺   艺人

2023-08-16 09:09:17 

中新社乌鲁木齐8月14日电 题:新疆“民族音乐录音机”通过数字化保护传承技艺

作者 胡家辰

来到新疆13年来,王江江走遍了300多个村庄,为2000多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录制了文字、视频资料。 “什么意思?你到底想达到什么效果?”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 “并不是走上一条路之后就要去期待路的尽头。” 王江江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王江江出生于河北,从小就热爱音乐。 大学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后赴意大利深造,主修歌剧表演和作曲。 在意大利留学近三年的时间里,王江江逐渐对西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海外人士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音乐了解甚少。 他不禁问自己:难道不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灿烂文化中的各种音乐形式吗?

新疆传统艺术__新疆传统技艺

2009年,王江江回国,一人一车开始了寻找“音乐”的旅程。 他走遍了10多个省份,学习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形式。 直到我偶然在纪录片中看到一位新疆维吾尔族老人表演木卡姆,我被深深震撼了。 “代入感非常强,直击内心深处,很容易引起共鸣。” 此后,他痴迷于寻找各种木卡姆资料,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去新疆。

2010年,几经周折,王江江成为了新疆若羌县文化体育局的一名志愿者。 不熟悉生活、不熟悉地方的状况被音乐改变了。 “通过音乐认识了第一个朋友,之后又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可以说是‘通过音乐交朋友’的过程。” 在王江江看来,与音乐艺术的碰撞就像与人相处的方式一样。 从相互吸引到深刻理解,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包容。

新疆传统艺术_新疆传统技艺_

图为王江江(右一)及其团队拍摄录制。照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古典音乐艺术形式。 在若羌县期间,每当有木卡姆表演,王江江总是第一个观看、仔细聆听。 “木卡姆表达了丰富细腻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也具有世界性音乐的特点。”

随着对木卡姆的了解越来越多,王江江也有一个隐忧生活网报道,“木卡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另外,除了传承人之外,还有很多民间艺人不懂木卡姆。”木卡姆。古老的技能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没有系统的音视频材料来记录这些。”

新疆传统技艺_新疆传统艺术_

此后,王江江不断寻找不同形式的木卡姆,并往返于北疆和南疆之间,进行系统记录和整理。 “寻找传承人、民间艺人,把能唱的片段全部录下来,为他们拍照、制作电子文件等。” 木卡姆已成为王江江与艺术家拉近距离、沟通情感的纽带。 他还学习了维吾尔语,创作了40多首具有地域风情的音乐作品。

2021年,王江江开始将录制的素材分为与传承人面对面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拍摄花絮等栏目,在不同网络平台进行多元化、集中传播,覆盖更多群体。 他说:“这部作品也算是实现了我来到新疆的初衷,把传统文化呈现给更多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他曾经为了音乐去新疆旅行,现在新疆已经成为王江江的第二故乡。 除了木卡姆、哈萨克族“黑走马”、陶土制作……新疆这片热土上的多元文化都吸引着他去挖掘、记录和整理。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百花齐放。相比之下,我所做的工作只是一小部分,文化传承和保护之路还将继续。” (结尾)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可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