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闽商界 来源:闽商界
近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启幕。围绕本次研讨会系列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总站在新媒体端推出系列报道,并通过央视新闻、CGTN等进行直播。同时,现场还设置了英语、日语等多语种同声传译,在Facebook、X等海外平台同步直播。
目前,“马王堆”关键词全网信息量超4万条,触达超6亿人次。其中,《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辛追夫人“漆”彩斑斓的生活》被全网置顶推荐。
全媒矩阵深度剖析
共鉴文化瑰宝新篇章
在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的重要时刻,总台湖南总站精心筹谋,组建了一支专业报道团队,深度挖掘这一历史瑰宝的文化价值。
双线并行,丰富报道深度与广度。报道团队高效整合丰富素材,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马王堆的秘密》特别专栏,聚焦“世界现存最早”的天文书、针灸医学典籍、三色彩绘军事地图等系列文物,深入挖掘其独特价值。特别是《2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上“导航”》等报道,在央视新闻客户端首页首屏推荐,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烈讨论。
共探文化遗产新未来
8月18日下午,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物流传利用创新论坛”专题活动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总台湖南总站全流程投入,助力论坛顺利落地。论坛由总台主持人郭嘉宁主持,围绕教育融合的新模式、科技赋能文物的最新结果、国际交流的深化合作和数字化生存的先进技术等多个维度展开跨领域交流。
多条理立体化叙事
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风采
为充实展现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以来取得的多元结果,生动出现马王堆文物背后的西汉历史文化风貌,总台湖南总站拍摄制作了10条相关创意视频,以“4K+CG动画+沉醉式实景演绎+AI+4D建模”的制作模式展现马王堆汉墓背后深厚的文化标识,让技术赋能视觉出现,让受众沉醉式体验西汉文明的魅力。
赓续历史文脉的沉醉式对话
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网热词。如何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物活化利用与现代表达?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文化邀约给出了答案。
照亮历史灰尘之中的西汉文明
轻轻拂去历史的灰尘,一场惊世发掘,见证一幅跨越两千年的西汉画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和湖南博物院联合摄制的纪录片《马王堆》将于近期播出。
独家资料,重现经典。从1972年到197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人员进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现场拍摄,历时三年用胶片记录了马王堆一、二、三号墓考古发掘、研究的全过程。作为记录者和见证者,50年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再次通过镜头,以历史场景复刻、现实记录、再现加CG的特效方式,讲述马王堆的前世今生。这些鲜为人知、未经披露的独家资料和珍贵影像将作为重要文献重现于纪录片《马王堆》中。
来源:CMG观察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助”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